欢迎访问《吉首大学报》校报 - 吉首大学  
  
第721期 本期版   合订本   报刊导读   小程序   更多期次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下一期日期查询 |  文字版 |  订阅 |  返回首页
   

李培雄:武陵山区的太极追梦人

作者:学生记者石慧琳查看:54

  三十余年岁月草青草黄,一千二百多个晨昏斗转星移,李培雄和太极拳早已融合在一起。他说:“1986年从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毕业后,就一直从事太极拳教学工作。太极是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当问起退休后准备干什么时,李培雄说‘退休后就教我孙子打太极呗!’”我校太极养生协会副会长麻成金教授坦言李培雄对太极的热爱是源于骨子里的。
  风雨湖畔,李培雄身着雅白色太极服,他两手慢慢抬起又下降,左推、右推,就像在划着一个无形的圆,和着风雨湖畔的风声,仿佛将风的轻柔与太极拳的气运融为一体。每日晨时,李培雄都要一大早起床练习太极拳基本功,待到黄昏时就练习拳法。他说:“太极讲究日积月累,厚积薄发。作为一名太极拳老师,自身得先练好太极才能更好的在全州及武陵山区传播太极文化,让老师同学以太极愉悦身心,健康生活。”
  太极之梦,生活为源随曲就伸,你进我退,你来我往,随圆就方。太极的和谐之气,存于天地之间。看似神秘的太极拳,李培雄却把它归于生活。
  2016年5月6日,我校太极养生协会成立大会正在进行。协会会长李培雄和副会长张德姣正在大会现场为大家表演太极拳。回忆起刚成立那会儿,李培雄的学生刘长源说:“李老师是真的热爱太极,牵头成立了吉首大学太极养生协会和吉首大学太极养生科学研究所,致力于太极文化传播。”
  如今,协会成立即将一年,他传播太极文化的梦想也初放光芒。作为“太极人”,李培雄这样诠释太极和生活的关系———太极生活化,生活太极化。在他眼里,所谓打太极拳其实就是“打”一种文化和思辩。
  “就像太极拳的借力,把不好的心情引向另一边,再用正能量的心情来感染它。这可以作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会思考困难的核心在哪里。思考我是不是能力不够?这样就能够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问题。”把太极拳的“借力”运用到生活中,李培雄随后打开了话匣子。
  太极讲究和谐,不赞同对抗。在面对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和冲突时,李培雄认为可以暂时搁浅问题,之后再适度认识和分析问题。他形象的把这种解决方法比作疏水,问题就像泛滥的湖水,大坝挡不了时便可以试着将水引入水塘,而我们自身就可以把问题引向一边,跳出问题。
  “老师,我身体比较虚,晚上思维混乱睡不着觉,可以练太极拳吗?”李培雄忆起多年前在风雨湖畔练拳时碰到的学生。他清楚地重复着那个学生的话,并为他指出了方法。李培雄要求那位学生每天早上按时起床,练习几个小时太极拳,在练拳时清静心迹,集中注意力,这样对睡眠非常有帮助。之后,那个学生便经常跟着一起练习太极拳。一个学期之后,李培雄说“他偶尔碰到我,就和我说,非常感谢老师,现在比以前精神好多了。”
  “原来我身体也不好,总想找个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看到李培雄练太极,受到影响就去练了。练了许久,效果就出来了。如果年轻人坚持把太极练下去,可能会受益终身的。”副会长麻成金意味深长地说着。
  用太极拳中蕴藏的哲理指导工作和生活,在生活中把困难和忧虑引向另一边。太极之梦,生活为源,太极与生活相互渗透,李培雄也执着地在生活中筑梦追梦。文化积淀,武陵血脉太极拳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哲学,更是一种文化。
  “太极拳来源于三大理论体系。第一个就是中国的古典哲学。比如太极拳的上和下,就意味着井然有序的社会关系、干群关系、内外关系,身体的内部和外面的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二大理论体系是中国中医理论。中医的内外调和治愈疾病,太极拳刚好符合这个理论。太极拳就如一壶好中药慢慢的调节人体的功能。第三大理论体系是中国武术理论。太极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下来的瑰宝......”李培雄侃侃而谈。(下转二版)

吉首大学 版权所有 订阅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4831次访问,全刊已有4614574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