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吉首大学报》校报 - 吉首大学  
  
第721期 本期版   合订本   报刊导读   小程序   更多期次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下一期日期查询 |  文字版 |  订阅 |  返回首页
   

关于审核评估要求的解读

———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之我见(之二)

作者:  教务处高等教育学博士 吴青峰查看:45

  教育部 《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教高[2013]10号)指出,审核评估核心是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实现状况进行评价。重点考察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审核评估总体要求是:坚持主体性、目标性、多样性、发展性和实证性五项基本原则,实行目标导向,问题引导,事实判断的评估方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多样性视角下的主体性首先,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入学的学生层次不同,毕业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层面不同,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规格与目标上不能“千校一面”。就高等学校整体而言,虽然具有共同点,但是,不能忽视差异性。忽视差异性,把学生当作抽象的人看待,会妨碍学生的特色化发展和自由发展。因此,各高校需要重视自身特点研究,重视自主发展,要有自主发展的主人翁意识、主人翁能力和主人翁精神,这就是高校审核评估的“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承担主体地位,注重自我研究、自我思考、自我评价、自我改进。主体性指哪些主体?主要指学校主体。其次,学校内部的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和学生也是校内人员主体。学校要有主体性,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同样要有主体性。学校要研究自主发展问题,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同样要研究各自教学与工作的自主发展问题。教师要研究如何才能“教”得更好,管理人员要研究如何才能“管理”得更好,学生要研究如何才能“学”得更好,每个人都要有主体意识、主体思考能力和主体研究精神。
  2、主体性视角下的目标性目标性原则关注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导向,关注学校目标的确定与实现程度。高校发展的目标是什么?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是什么?不是由国家教育部进行统一规定,而是由高校自主研究确定。教育部已给各高校“解禁”、“解除束缚”,各高校可以自由发展。高校是否能够自主发展?这需要高校强化研究能力,加强对自身特点的研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目标,是谁的目标?什么目标?根据主体来分,首先是高校的自我发展目标,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次是高校内部每个人的发展目标,例如,每个教师的发展目标是什么?每个学生的发展目标是什么?管理人员的发展目标是什么?这些目标由谁来确定?当然是由目标主体自身来确定,这就是目标性原则。每个主体都应该有自主确立目标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应该根据不同角色定位加强相互指导、交流和研讨,例如,教师应更多地指导学生确立好自己的发展目标,以使学生的发展目标更有可行性、科学性、合理性与前瞻性。
  3、根据“主体目标”来考察定位的合理性高校的发展目标是什么?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高校主体确定的目标适切性程度高还是低?据此可以考察高校的定位是否合理。
  合理定位即定位要合理。什么样的定位才是合理的?依据什么?定位包括学校发展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等。从表面看来,似乎应先有学校的发展目标定位,才能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定位来确定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似乎是自上而下的。但是,实际上,只有自下而上才是最切实际的。为什么?因为高校的中心工作是人才培养,学校的一切工作应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学校的发展目标也不应偏离此中心。
  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依据什么来确定?首先是依据 “人”,“人”即入学学生群体。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即把进入该校学习的“人”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其次是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经济社会发展(包括区域社会)现实及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再次是依据高校发展在现阶段内可能提供或创造的培养条件。
  4、“实证性”是审核评估的主要方式实证性原则注重依据事实作出判断,以数据为依据,用事实来说话。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了,适切程度如何?实际培养情况如何?需要考察人才培养理念的先进度、人才培养目标的适切度、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度、人才培养条件的保障度、人才培养措施的支撑度、人才培养制度的有效度、人才培养过程的执行度、人才培养内容的合理度、人才培养手段的灵活度、人才培养效果的满意度,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等。如何考察?实证法。即通过实际调查、观察、访谈等方法了解实然情况,证明是否与应然相符。可以看,可以听,可以问,可以想。看什么?看纸质材料,例如自评总结报告、人才培养方案、制度文件、教师教学设计、学生毕业论文、学生考试试卷、教学过程材料、管理过程材料等,看实验现场,看仪器设备,看实验记录,看图书资料等。听什么?听管理人员汇报,听教师讲课,听学生反映等。问谁?问教师,问学生,问管理人员等。想什么?根据看的、听的、问的情况进行分析推理,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思考人才培养每个环节的关联度与实现度。
  5、“发展性”是对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新要求发展性原则注重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长效机制建立,关注教学质量内涵提升和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改进、人才培养条件的改善、教师的发展与培训、管理人员的发展与培训、学生的发展指导等各方面。
  就教师而言,主要指发展性服务与发展性评价,包括教师发展理念、政策、制度、措施、条件、效果等。在教师发展培训内容上,包括教师的学科理论知识发展培训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发展培训等。发展成效可横向同类比较,也可纵向前后比较。
  就学生而言,需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发展、个性化发展、素质与能力发展,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而非单纯注重知识记忆与应试评价等。

吉首大学 版权所有 订阅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4834次访问,全刊已有4614668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