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吉首大学报》校报 - 吉首大学  
  
第768期 本期版   合订本   报刊导读   小程序   更多期次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下一期日期查询 |  文字版 |  订阅 |  返回首页
   

回忆我的哥哥海子

作者:文/查曙明查看:157


  (接上期)1986年哥哥春节回家时,上身穿着一件大红棉袄,下身穿着一件发白的牛仔裤,长发披肩,满脸黄色的兜嘴胡。哥哥的形象把母亲吓了一跳。记得当时母亲嗔怒道:海生你怎么这般模样,头发也不理,胡须也不刮。哥哥解释说,因他年纪轻,个头矮,面相稚嫩,在学生面前没有威慑力,故如此打扮,以显得老成持重。母亲听完笑了。此后海子再回家时都会把胡须刮了,把头发理短。
  1987年,因我们三兄弟都在读书,家中经济拮据,父母便在村庄前开了一间豆腐坊。春节期间一家人都比较忙,这样我们与回家度假的哥哥相聚的时间就相对少了点。但他经常去豆腐坊看看,同我们说说笑话,并用带回的相机给我们兄弟拍了好多制作豆腐的照片。下雪的时候给我和小弟拍摄了在雪地上摆武打动作的照片。记得这年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团聚在妈妈做的年夜饭前。父母语重心长地对哥哥说:“你也不小了,工作也有几年了,可以谈个女朋友了。”当时哥哥爽快地答应了父母:明年回来一定带一个女朋友回家过年,让父母放心。这顿年夜饭一家人其乐融融。
  1988年春节回家时,哥哥帮家里添置了一部十四英寸星宇牌的黑白电视,让我们兄弟几个不再抢那个盒式收音机了。每晚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这一年学校给哥哥安排了一套两室一厅的单元房宿舍,比较宽敞方便。他同父母商量,今年带母亲去北京游玩几天,明年再安排父亲去。这年母亲在哥哥的昌平住处待了有一个星期左右,为了让在乡下生活半生的母亲开眼界,那些天他几乎天天陪母亲游玩北京的风景点,带她吃北京好吃的小吃。因牵挂家里的农活,母亲便推辞了哥哥的挽留,匆匆回了家。送别母亲时哥哥硬塞给她 300元钱。那时他的工资很低,后来听说这笔钱还是从朋友处借的。母亲每念此都悔恨得掉泪,甚至认为自己如果不拿这笔钱,也许海子不会死。母亲这次去京,在哥哥昌平的住处碰见了一个姑娘,她经常来看哥哥,并帮哥哥洗被子,收拾房间。母亲常在父亲面前夸这个姑娘朴实贤惠,不像城里姑娘矫情。
  1989年春节回家时哥哥偷偷告诉母亲:他发现自己有胃病,经常吐血,今年想请半年假去武汉治病。当时母亲被吓坏了,让他赶紧跟学校领导打报告请假。但不知什么原因,过完年后哥哥接到了一封信,就又匆匆返校了。
  1989年3月28日,中国政法大学的一封电报送到了父母手中,电报中称:查海生病危,请父母速来。当时父母就懵了,赶紧和我的两个叔叔还有舅舅一道赶往京城。到法大后,他们得知哥哥已去世!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父母当时就崩溃了。善后的事,都是随法大处理的。当时学校定性海子为非正常死亡,按有关规定:补助500元安葬费,补发10个月工资,一次性将此事处理完毕。此行幸有大哥生前好友西川、骆一禾、刘广安等全天陪护和安慰,否则真不知二老如何度过那些艰难时刻。
  当时我正在怀宁老县城怀宁中学高三复读班复读,家里人没有告诉我出事了。但5月的一天,我从同学手里接到一份县里发行的小报,报上赫然印着 “海子的遗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当时,我真没太在意,且怀宁老县城离我们家有60公里路,我自春季开学之后几个月没回家。正逢高考,学校封闭式管理。那时候通讯不发达,家里没有电话,我无法得到哥哥的确切消息。挨到高考之后赶回家,才从家里知道,哥哥已经辞世三个多月了。我永远失去了我亲爱的大哥!九月份,我又陪母亲坐了20多小时的火车去了一趟法大。通过族中一位在京当兵的堂兄,我们联系上了法大的领导,母亲要求重新处理此事,却被告知,此事已一次性处理完毕,他们也无能为力。此后,我们家与法大再没有联系。此行再次受到西川大哥的悉心接待,至今感念。哥哥死后,父母遵照海子遗言,把他的遗稿托付给骆一禾和西川;海子生前的遗物,包括大量书籍和一些生活用品,父亲不惜一切代价全部打包,托运回怀宁查湾。打包的书有几十箱,光邮寄费就是数百元。海子的骨灰运回安徽后,按本地的风俗习惯,五年后才把他入土为安。
  在哥哥生前我们并不知道他是个诗人,对他的写作也从未关注,他每次回家也极少谈到诗歌的话题。1990年代以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老家探访,我们才了解到哥哥在诗坛的巨大影响,才开始关注和阅读他的诗歌。是的,作为家人,我们是在他死后才开始重新认识他,走进他的精神世界。为了冲淡整个家庭悲伤气氛,1990年我便与邻村一姑娘结婚生子。后来先后到广州和北京打工,在此期间先后认识了哥哥生前的一些同学、同事、舍友和诗友,受邀参加了一些纪念海子活动,并系统阅读了海子的诗。我本来是一个对诗歌不感兴趣的人,在这些阅读的刺激下,我也开始受诗歌的感染,甚至开始提笔写诗。虽然写的很粗糙,但我感到与哥哥的精神世界更近了。老母亲,在哥哥去世后,也慢慢变成了海子的读者。一旦闲下来,她就会翻读海子的诗集,有时在家里读,有时在海子的墓地读。家人一般都不让她去海子墓地读诗,怕她受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痛,但她坚持用这样的方式跟海子对话。母亲最喜欢读海子的抒情短诗。现在八十几了,还能背诵几十首海子的短诗。比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祖国(或以梦为马)》《给母亲(组诗)》《麦地》《日记》等。海子组诗《给母亲》中的一首《雪》,最能触动母亲的心弦:“妈妈又坐在家乡的矮凳子上想我/那一只凳子仿佛是我积雪的屋顶……”这是海子死后她经常诵读的诗歌,每一次都是一字ー句反复读诵,每一次都读得她眼冒泪花。读诗让她感到儿子并没有死,而是一直活在她心中。
  海子去世后,海子视为兄长的骆一禾率先帮海子整理出版了《太阳·土地篇》,西川大哥花了将近十年的心血,整理出版了《海子诗全集》。进入新世纪以后,众多海子诗歌选本也先后出版,我本人也从家人的角度选编了一本 《海子诗选》,2015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2001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并广为人知。
  2004年,父母用海子的诗集稿费修葺了海子故居,为海子,为海子诗歌留住了一片心灵绿洲。1993年父母及家人按当地风俗,把厝放在查湾山岗土地面上已五年的海子骨灰入土为安,并按宗族仪式为其立碑。2008年,由县政府拨款及诗歌爱好者捐款扩修了海子墓。2017年10月,怀宁地方政府又立项出资在海子故里一一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建成了海子文化园(包括海子雕像、海子诗歌广场、海子纪念馆、海子太阳墓)并对外正式免费开放。我荣幸受老母亲委托及地方政府聘请为海子纪念馆副馆长。现海子故居及海子墓都已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前年父亲也去世了,只留下母亲一个人守护着儿子的长眠。但她并不孤独,因为她还在幸福地朗读着儿子的诗篇,读给麦地里的儿子听。
  (全文完)

吉首大学 版权所有 订阅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1171次访问,全刊已有4576365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