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吉首大学报》校报 - 吉首大学  
  
第578期 本期版   合订本   报刊导读   小程序   更多期次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下一期日期查询 |  文字版 |  订阅 |  返回首页
   

全面认识鲁迅与鲁迅的当代价值

作者:文/刘泽友查看:133

  近段时间以来,关于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删减鲁迅作品的事件闹得沸沸扬场,争议不断。其因由缘于在新版中学语文教材把鲁迅的文学作品《药》等篇目去掉,只保留了《祝福》等三篇。此事件迅速在网上扩散,其声势和影响远远超出了中学语文界,学术界与思想界争相讨论这一话题,俨然形成了挺鲁派与反鲁派两个阵营。那么,该如何看待此事件和问题呢?在我看来,其实质就是怎样评价鲁迅的问题。
  在文化史上,鲁迅既是一个巨大的客观历史存在,也是一个说不尽的文化存在。在当代中国文化界的每次思想交锋中,鲁迅都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焦点。因此,全面认识鲁迅并在这个基础上正确把握鲁迅精神,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正确引导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与社会文化思潮的走向的。
  全面认识鲁迅不是哪个时代哪个时期所能完成的,而是一个历史过程。在认识鲁迅的历史过程中,鲁迅作品的有些显现内客,人们可以很快认识,也较为容易获得共识。但有些隐含的内容,却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实践的发展和生活体验的深入逐步感悟和认识的。自鲁迅作品问世之日起,几十年来,中国文化思想界就一直存在或肯定或贬斥鲁迅的思潮,对鲁迅进行或正面或负面的评价和解读。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苏雪林、李长之及阿英等为代表,曾撰文否定鲁迅及其作品,而瞿秋白则在《〈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中试图全面分析和评价鲁迅。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的关于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的论断,几乎成为建国后几十年里人们评价鲁迅的标尺,由此而逐步把鲁迅推上神坛。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尤其是八十年代末开始,鲁迅突然变得不合时宜起来。首先是新保守主义者在反省激进立义时,把“五四”看作是导致文化大革命的罪恶源头,鲁迅的启蒙主义与不妥协的战斗精神变成专制主义的同义词。其后悄然兴起的国学热里,一些民族主义者、新儒学与新国学的支持者们,鼓吹新的中国中心论,把鲁迅视为断裂传统的代表而加以贬抑。而深具中国特色的后现代主义者们,则把从西方学到的理论运用到评价和阐释鲁迅上,用世俗消解思想,认为告别鲁迅就是必然的历史结论。以上凡此种种对鲁迅的认识,无不打上历史和阶级乃至个人的烙印,换句话说,它们均未超越历史、阶级和个人的局限。
  有鉴于此,全面认识鲁迅和弘扬鲁迅精神并揭示其当代价值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那么,鲁迅的精神实质和当代价值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是鲁迅始终以民众为主体,服务普罗大众的公仆意识。在与时俱进中,在历史分化中,鲁迅之所以能够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真正战士,是因为其心中一直以中国劳苦大众作主体,鲁迅的一切言与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这与当前许多无产阶级社会的公仆蜕化变质与精神背叛形成了鲜明对照。
  其次,是鲁迅的文化批判精神和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当前中国的不少知识分子,早已失去了铁肩担道义、敢于直言真言的传统,变得世俗不堪而随波逐流,这同样与鲁迅形成了鲜明对照。
  第三,是鲁迅的强烈民族主义精神。鲁迅之所以弃医从文,之所以婉拒诺贝尓文学奖,之所以不惜与各方敌人开战,皆缘于苦难而落后的中国现实。渴望民族振兴、国家富强成为鲁迅的毕生追求。这同样与当前许多国人为了一己私利而出卖民族大义形成鲜明对照。
  最后,是鲁迅悲天悯人的人道关怀。鲁迅的启蒙主义、立国与立人、国民性批判与改造乃至于“怒其不争” 等等思想和言行,就是因为“哀其不幸”,针对的就是当时民众的不觉悟与苦难人生。这与当前众多知识分子、大小官员对群众疾苦麻木、冷漠形成鲜明对照。
  当然,全面认识鲁迅与把握鲁迅是困难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逐步了解他,尤其是了解他的思想与精神,为我所用,为民所用,而其当代价值与意义即在此。

吉首大学 版权所有 订阅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7618次访问,全刊已有4620150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