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吉首大学报》校报 - 吉首大学  
  
第666期 本期版   合订本   报刊导读   小程序   更多期次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下一期日期查询 |  文字版 |  订阅 |  返回首页
   

书以传道 文以化人

——也谈中国文化的根与魂

作者:赵敏查看:43


  弁言:我校图书馆馆训“以书传道,以文化人”,新鲜出炉,适逢学校“文化立校”,贯彻深入,余有感于中国传统文化之博大,发现传统人文价值之重要,民族精神归依之急切。寻文化根,敬民族魂,复兴华夏,任重道艰。余阐述中国文化之根与魂,先说书,次曰文,再言化,后论道,归于心。倡我学子颂读经典,热爱国学,传承文化,立德立人。


  先说书。中国古代书著于竹帛之上,上古以刀录于竹,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书者,古代五经六籍之总名,迟至殷商时代有书籍,所谓唯我殷商“有典有册”。远古传说有《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可惜失传。夏、商、周三代圣王之书,汉代简称《尚书》。上古文言大概合一的,口说的,写下的都曰“辞”(如卜辞),《尚书》其实大部分也是“辞”。汉代传说《书》有100篇,也说孔子修《书》,《尚书》所录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浩、誓、命等文献,是中国上古第一部历史事迹的汇编,意即“上古帝王之书”。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古代帝王视为治国圣典。
  次曰文。古者仓颉造书,形立谓文,由是文籍生焉。《易系辞》物相杂故曰文,又《书·尧典》钦明文思,《文心雕龙》曰:“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经天纬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勤学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修德怀远曰文,化成天下曰文。
  中国的人文精神大概源于“周文”,亦即孔子借鉴夏礼、殷礼之上建立的《周礼》,如孔子所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朝有服章之美,礼仪之大,文而化之,使四夷宾服,万国来朝,此乃文化之魅力。
  再言化。天地大化,布敷流行,神则能化,以礼乐合天地之化。自古圣王治世御俗,独化于陶钧文思。以德化民,化心,化治,化行。风化固殊,德之为教。文王推行仁德,教化百姓。周人“唯德是从”,以“德”化“民”,修德关乎个人心性修养,关乎国家风化天下。
  后论道。春秋以降,道术纷张,诸子百家,布教四方。各国史记有如鲁之《春秋》、晋之《乘》、楚之《祷杌》等。《诗》《书》《礼》《乐》《易》由孔子删定。六经垂世,仁义阐扬,人崇明德,杏坛留香,“圣王之道,尽于此矣”。传先王之道,宣圣人之教。圣王之制备,兴衰之由显,邪正之迹明。
  归于心。先贤志于道,依于德,悟于经,著于书。自觉以书传道,以文化人,常存敬畏之心。敬畏之心是信仰之心,是人文之心,文人乃本真之心。悟道方可化己化人,是故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代圣贤学究天人,变通古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宋儒朱熹又辑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理学所重,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书传道,文化人,吾感怀之至,心不能静,文思晏晏,兴起颂曰:
  呜呼!迩来百年,事变沧桑;西学东渐,六经遂荒;中华文化,经学是纲;经载魂兮,魂恋故乡。废经之举,如伐梨棠,根既断矣,何可扶将!廉耻轻弃,道德沦丧,狂澜力挽,孰为正匡?世纪之交,国学复倡;以书传道,道统亨昌,以文化人,赓续祀章,人文蔚起,遗泽梓桑,吉大学子,相聚序庠,传承文化,薪火绵长!


吉首大学 版权所有 订阅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3357次访问,全刊已有4547959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