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吉首大学报》校报 - 吉首大学  
  
第743期 本期版   合订本   报刊导读   小程序   更多期次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下一期日期查询 |  文字版 |  订阅 |  返回首页
   

白河赤子的焦虑

作者:文/田茂军查看:54


  2008年,湘西作家龙宁英作品研讨会在边城茶峒举行。老作家彭图湘先生带领九妹等保靖多位作家与会。在会上,他的发言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就是一位年长者发自内心的对文坛年轻一辈的关爱与深情。以后接触多了,彭老师成为我的忘年之交。我到保靖去,总要找时间见见他,与他一起喝茶聊天。他到吉首来,有空就联系我,我们约到文史书店喝茶,有时候,就到九妹家里聊天。
  诗人王明辉先生称彭图湘先生是湘西文坛不老松,这是对他的创作激情的肯定。在我心目中,彭老师为人正直、善良,永远有一颗年轻的赤子之心。看看他编写的自选集吧,他撰写的版权页文字———书号:小曲好唱口难开;开本:何必多问;字数:天上星星数不清;印数:偏不跟你讲;定价:凭你良心;印刷单位:无可奉告。最后一句更好玩:版权所有,盗用骂娘。看,这哪里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的心态呀。
  彭老师的作品,以湘西地方人事作为表现对象,或小说,或散文,有着贴近土地的质朴与厚重,也有土地里承载的焦虑与痛苦。我特别喜欢他描写碗米坡的系列散文。碗米坡当年叫芭茅寨,一个酉水悬崖上的集市小镇。他的小说集《乡事民情》中写过芭茅寨,在彭老师的笔下,弯弯曲曲的石板街道,站立着一些瘦骨伶仃的吊脚楼。楼下那个卖油炸粑粑的老婆婆,散场了,累了,守着小油锅里没有卖完的油粑粑,坐在椅子上打盹。我仿佛看到我那去世多年的外婆,久久沉浸在这些文字勾起的漫漫乡愁中。
  最近读到彭老师的散文《这一天》,内心震撼。同样是写碗米坡大坝,在彭老师的笔下,“河床暴露在阳光下,河流的生存象征失去了,水族陡陷窘境。一直以河流这一湾那一潭世代生息的鱼们、虾们,不知大难临头,逃遁不及,簇拥在河床低洼处的一汪汪水凼里苟延残喘”。面对酉水河床上肆无忌惮的残杀,他写下痛苦的文字,说自己胸闷气促,情绪烦乱,无所适从。感佩他老人家对当下某些战天斗地业绩的反思,对当下自然生态环境的痛苦责问与理性批判。在一片颂歌声中,这种清醒的、似乎不合时宜的反思精神,真正难得和少见。正是爱到深处,才会痛到极致。这也是我在这里推荐该文的原因。
  谢谢彭老师!

吉首大学 版权所有 订阅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6095次访问,全刊已有4605780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