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吉首大学报》校报 - 吉首大学  
  
第782期 本期版   合订本   报刊导读   小程序   更多期次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下一期日期查询 |  文字版 |  订阅 |  返回首页
   

“善”与“善观念”

作者:文/四方泉野查看:81




  最近的学术训练是偏西学的,因周五课程的内容是我负责,在对谢文郁老师的《〈中庸>君子论———如何走出君子困境》这篇文章的学习中思考到这个问题。
  最近发生的很多事,包括南昌红谷滩的杀人事件,我都深刻认为这不仅是对女性的残忍,同样也是对男性的残忍。
  先阐述为什么提到这篇文章。仅引用其中一个观点,中国人自古追求君子之道,在《中庸》文本里也就是“天命之率性”的天命之性。这种“天命之性”也就是至善的,纯善的。我把它称之为“天命之善”,而在认识这种善的过程中必然被个体之中存在的思想与认知所左右,也就是“天命之善”被个人在某个时间段所概念化了,也就可以说是一种“善观念”。当这种“善观念”引起其他人的认同时,就会出现共鸣,无穷扩大的状态之下,就会出现一种整体社会化的“善观念”,也就是将这种“善观念”赋予了一种终极性,让“善观念”具有了“天命之善”的外衣。
  所以我想你们看到这应该能知道我想表达的是什么。这种伪装成“天命之善”的“善观念”,个人觉得完全可以和从古至今所沉淀的所谓“男权社会”相挂钩,往古代追溯,甚至女性本身都会认为“无才便是德”、“三纲五常”、“裹足”等等都是符合“善”的,直到近现代“启蒙”才萌芽,思想解放,个人理理性主义开始确立之后才打破桎梏。“启蒙”,我之所以用引号,很大程度上是自以为真正的启蒙从未开始过。直到现今社会依然让人惋惜,思想上的桎梏真的被砍断了吗?
  而之所以说这同样是对男性的残忍,除了因为“男性”这一个群体被笼统针对之外,还有就是这种大环境的“善观念”
  的共鸣对个体挤压的残忍。在谢老师这篇文章里,他提出的解决将“善观念”当成“天命之善”这种问题的方法,就是所谓的“诚”。《中庸》里出现了非常多“诚”,在谢文郁老师的观点里,“诚”应该是一种持续的动态,不断观照自身,在“诚”中感受“天命之善”,然后更新自身的“善观念”。“善观念”不具有终极指向,不被固定的当做所有判断选择的标准,就可以不断的完善,趋近于真正的“君子之道”。而在这样一种大环境“善观念”之下,借用培根的剧场假象这样一种概念,我们的教育、思想、认知、行为准则等,从一开始就受到大环境下公认的并且固定的“善观念”的影响,并且这种“善观念”是具有终极指向的。那在这种困境中,我们自身“诚”所面向的“天命之善”也就是一种伪装的“善观念”,并非是真的“天命之善”,我们一生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也全然呈现为假象。
  我无法不悲哀,女性受的苦难从古至今没有停止,而在对女性的折磨里,何尝不是对男性的折磨呢。
  希望世界和平,希望你我善良。
  我不敢奢求男性出于对女性的共情而关注女性她们所遭受的种种,我写下这些唯想请男性们从自身思考。而所谓追求平等,也并不只是男女平等,也有大众与小众之平等,普遍与特殊之平等,你与我与他之平等。
  倘若世界黑暗,我愿举起烛火。

吉首大学 版权所有 订阅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22114次访问,全刊已有4548477次访问